最新公告:
作者:上海月嫂 http://www.667997.com/ 相關: 時間:2020-08-30
1、正常的排便次數
一般情況而言,母乳喂養寶寶一般比人工奶喂養的大便次數多,而且較少出現便秘。
相比平時的排便情況,自己的寶寶突然間4-5天不排便,爸爸媽媽都要急死了,這里月嫂可以先穩定一下爸爸媽媽的情緒,和爸爸媽媽一起判斷寶寶是不是便秘了。
2、便秘和攢肚的區別
攢肚(zan du):健康的發育過程
攢肚的寶寶的精神狀況良好,肚子摸起來軟軟的,吃奶正常,大便金黃綿軟。
寶寶滿月前(滿月前指的是3周以后)后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對母乳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殘渣變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寶寶排便的次數也就減少了。
便秘:消化的異常
便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工喂養的寶寶因牛奶中含有較多的酪蛋白,易與鈣形成不能溶解的鈣皂。鈣皂不能被人體吸收,隨大便排出,容易引起腹脹、便秘。
寶寶沒有吃飽,腸道空虛而引起的便秘。
器質性疾病的便秘如肛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狹窄等比較少見。
寶寶便秘都體現為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的改變,大便硬結、干燥、排出困難,有時還會攜帶便血,便秘多天的寶寶腹部摸起來發硬。
我們把分辨的小訣竅做成了一張表格,月嫂可以參考:
攢肚
寶寶便便之前:精神狀態良好,吃奶狀況常、肚子按起來不發硬 。
排便過程:無痛苦
寶寶的便便:黃色軟便
便秘
寶寶便便之前:精神狀態不好、或食欲不振、或小肚子有硬塊。
排便過程:排便困難、表情痛苦
寶寶的便便:大便干燥、有硬結
PS: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攢肚,順其自然就好~
3、攢肚和便秘的處理方式
攢肚的處理方式
一般出現攢肚的情況,是不需要特殊處理的,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不哭不鬧,超過7天仍不拉便便,那就要考慮是不是會演化成便秘。
便秘的處理方式(病理性除外)
1.添加輔食之前的寶寶
(一般為6月以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是比較少便秘的,如果便秘了要先注意媽媽自身的飲食狀況,如飲食合理則建議咨詢醫生。
配方奶粉或混合喂養的寶寶發生便秘的幾率比母乳喂養高,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奶粉和水的沖調比例不合理,調整沖調比例,多喂水。
因盲目補鈣引發便秘應先暫停補鈣。
2.添加輔食以后的寶寶
多吃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果泥、菜泥等。
多喝水和果汁,如蘋果汁或者梨子汁等。
3.便秘比較嚴重的應急處理
使用橄欖油、甘油類在寶寶肛周進行按摩。
咨詢醫生后使用使用細肥皂條,塞入寶寶肛門(這個具體兒科醫生會指導,不可擅自處理)
咨詢醫生后使用開塞露。
4.防治便秘的常規手法
幫寶寶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每次幾分鐘。
讓寶寶仰臥,幫寶寶做屈腿運動。
注意:第二、第三條不能經常使用,會降低寶寶排便反射。
芒果TV最近推出的一檔《媽媽是超人》節目里,包貝爾的女兒餃子2歲了還在使用安撫奶嘴,在網絡上引發專家 ...
寶寶黃疸了怎么辦? “不用管。小孩子剛出生,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過幾天就好了?!庇行坝薪涷灐钡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