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作者:上海月嫂 http://www.667997.com/ 相關: 時間:2020-08-30
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柔弱,若護理不當,很容易出現皮膚問題,其中,「淹脖子」就讓寶寶很受罪,媽媽很心累,作為月嫂該如何辨別痱子、濕疹、淹脖子,又該怎樣護理。
以下是金牌月嫂分享的淹脖子、痱子、濕疹等常見新生兒皮膚問題,辨別解答讓你在服務客戶的時候更能得心應手。
嬰幼兒的脖子皺褶處出現紅腫、破皮甚至潰爛,俗稱淹脖子。
一般發生在0-2歲的寶寶身上,比較胖的寶寶就更容易戴上這個又紅又粗的「項圈」。
為什么會出現「淹脖子」?
實際上,淹脖子的學名叫間擦疹,顧名思義,是一種由皮膚與皮膚之間的摩擦而引起的炎癥。
因為寶寶的脖子短,頸部的皮膚容易相疊在一起,而寶寶流口水、出汗、吐奶的現象常有發生,這些液體很容易順流而下在脖子褶皺處停留。
若沒有及時發現并擦拭掉,這些污物摩擦刺激寶寶的嬌嫩皮膚,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皮膚充血紅腫、甚至糜爛破裂,滲液、流膿或出血。
而肥胖的寶寶皮膚褶痕更深,熱量不易散發,溫濕度高,更容易發生淹脖子。
淹脖子、痱子、濕疹,傻傻分不清楚
這3者共同點都是皮膚發紅,出現紅斑塊或疙瘩、疹子,「太熱」都會導致3兄弟粉墨登場,但還是有較大區別的。
原因
淹脖子:皮膚間的反復摩擦,加上積液或殘渣的刺激而引起紅腫,多發生在皮膚褶皺處,如脖子、胳肢窩、手肘窩、大腿根部,易被掩蓋住。
痱子:出汗過多,汗腺導管口被堵,從而在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容易和淹脖子一起出現。額頭、脖子、胸背部、胳肢窩及手肘這些出汗多的部位都可發生。
濕疹:一種特異性皮炎。原因很復雜,寶寶發生過敏時常可出現。通常呈現在寶寶的頭皮、面頰、額部或四肢。
“長相”
淹脖子:皮膚發紅呈條帶狀,癥狀輕微時,不會像痱子和濕疹那么明顯地凸出于體表,而是比較平整光滑地繞著皮膚褶皺圍一圈,整條紅斑邊界清楚。
痱子:密集、均勻地分布成片,疹子小,中間有針頭樣的白色小尖,周圍繞以紅暈,一粒一粒界限分明。
濕疹:疹子邊界不明,成團塊狀,疹子個頭較大。
濕疹皮膚很怕干,皮膚先變粗糙,觸摸有砂紙樣觸感,然后脫屑、紅腫甚至有滲出或結痂,需要時常保濕。
出現時機
淹脖子:更容易出現在夏秋季,是皮膚長時間摩擦累積的結果,一般不出1個月可以恢復。
痱子:多出現在夏季,可猛地冒出一大片,天氣涼快了可自行消退。
濕疹:一年四季均可出現,而在寶寶出生后的2-3個月又是最容易出現的。疹子出得較緩慢,易反復,不易好。
淹脖子如何護理
1.保持頸部皮膚的干凈和干爽
平時給寶寶喝奶時避免奶水淌到脖子里,口水、奶液從寶寶嘴角流出來時要及時擦拭。
若仍不慎流入到脖頸皮膚縫里,應立馬幫寶寶擦洗干凈。
給寶寶勤洗澡,尤其是脖子、腋窩、手肘窩、大腿根這些褶皺多的部位要洗干凈,可以輕柔地扒開褶皺蘸洗,不要來回反復擦洗,以免擦破皮膚。
每天可以燒一些金銀花水洗澡以減輕紅腫癥狀,洗完澡后及時用干凈的毛巾擦干。
2.不要用爽身粉
爽身粉對寶寶來說本就沒必要!
這些粉末遇到汗或水容易結成塊而堵塞毛孔,更不利于散熱,如果已經破皮潰爛了,就更不能用了。
這些粉末刺激到傷口,加重病情,寶寶也會更疼!
淹脖子是要干爽。炎癥比較輕微時,可以涂抹點護臀膏(吸水、吸油),如果破皮了,可以用氧化鋅軟膏,嚴重的如果感染引起化膿、滲液了,則要用到抗生素軟膏了。
具體的藥膏最好還是咨詢皮膚科醫師吧!
3.讓脖子「深呼吸」
給脖子透氣散熱。
可以讓寶寶多趴、多抬頭,以舒展脖頸褶皺,抱寶寶時,手托扶著頸部,讓ta躺平,寶寶的頭就自主往后仰,讓脖子褶痕暴露,把水分晾干。
4.房間的溫濕度要適宜
寶寶太熱就容易出汗而使脖頸處積汗潮濕,室內濕度過重也會引起皮膚問題。
可以考慮打開風扇或空調來通風降溫(注意不要對著風口吹),溫度控制在26度左右為宜。
5.穿合適的衣服
不要給寶寶像包粽子一樣穿太多衣服,捂著悶熱,不僅容易淹脖子,還容易長痱子。
最好給寶寶穿寬松、透氣、吸水性強的棉質衣物。
6.戴口水巾或者圍嘴
小寶寶的唾液分泌多而口腔淺,加上閉唇和吞咽動作還不協調,不能及時合住嘴巴把分泌的唾液和奶汁咽下,那么口水巾和圍嘴就能接住這些液體避免流到脖頸處,衣物也更干凈。
小貼士圍嘴和口水巾不宜過大,四周不要荷葉邊或者復雜的花邊而刺激頸部皮膚。挑選純棉材質,不要滌綸或塑膠的喲!
滿月之后寶寶怎么護理?月嫂走了,新手爸媽們不免有些慌亂。 為此,小編根據金牌月嫂經驗特意整理了寶寶 ...
在月嫂姐妹們的日常工作中,有時候會聽到寶寶肚子里有“咕嚕咕嚕”的聲音,伴隨著寶寶腿部亂蹬,小臉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