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作者:上海月嫂 http://www.667997.com/ 相關: 時間:2020-08-30
許多疾病可以引起小兒皮膚出疹子,常見的有濕疹、風疹、麻疹、猩紅熱、幼兒急疹等等。
不同疾病的不同時期出診情況也不同,有時候這些疹子看起來一樣,父母難以分辨出是什么疾病。
有時候這些疹子需要就醫,有時候在家護理即可。今天,我們用圖片對比的方式總結常見的小兒出疹的疾病,讓月嫂姐妹們也心理有個數。
以下內容根據《兒科學》、《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家庭母嬰保健師》整理。
一、濕疹
病因
濕疹又稱過敏性皮炎,多為過敏體質所致,主要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引起。
如何辨別
濕疹大多出現于額頭、眉毛、兩頰部、頭皮及耳廓周圍,有時也可蔓延全身。起初為散發或密集的紅斑丘疹或血疹,后漸增多,并有滲出、糜爛,最后結痂脫屑。
護理方法
1.已經有過濕疹的嬰兒,可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局部,選用柔和的嬰幼兒護膚產品,可減輕癢感。
2.剪短寶寶指甲,以免因瘙癢而抓破皮膚。
3.室溫不宜過高,不宜給寶寶穿過多衣服,以防寶寶出汗,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
4.避免有刺激性的物質接觸患兒皮膚,不要用堿性肥皂清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
5.發病期間不要進行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要避免與單純皰疹患者接觸,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
6.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二、風疹
病因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在冬春季發病。
如何辨別
風疹的癥狀是發熱和出疹同時出現,持續1~4天后疹子即會消失,不留有色素沉著或脫屑,又稱三日疹。面部較多,大小約 2 mm,疹間有正常皮膚。
風疹的出疹具備一定的順序,面頸部→軀干→四肢,手掌、足部少有皮疹,形態與普通病毒疹難以鑒別, 多有耳后、枕部及頸部淋巴結腫大并觸痛,為風疹特點,有助于鑒別。
護理方法
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隔離至出疹后5天。
三、麻疹
病因
麻疹病毒
如何辨別
發熱3-4天后出疹,出疹期間為高熱的高峰期。可能伴隨咳嗽、畏光,鼻卡他、結膜炎,koplik斑。
疹子形態多為紅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無癢感,逐漸融合成片,色變暗,疹間少有正常皮膚,疹退后可有色素沉著及細小脫屑。
皮疹出現具有明顯順序性,耳后→發際→面部→ 頸部→軀干→四肢 →手掌和足底,出疹迅速,7~10 天消退。
護理方法
1.暴曬衣物。寶寶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曬1~2小時就可達到消毒目的。
2.穿衣適度,不可過熱也不可讓冷風直吹,避免強光刺激
3.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營養豐富,多喝溫開水。
4.注意寶寶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潔。
6.注意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并發癥。
四、猩紅熱
病因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如何辨別
常在發熱的第二天出現皮疹,皮膚彌漫性充血,上有密集針尖大小丘疹,有瘙癢感,壓之退色,松手后恢復。疹子退了以后伴隨脫皮。
伴隨發熱、咽痛、頭痛、嘔吐、楊梅舌、環口蒼白圈、頸部淋巴結腫大。在皮膚皺褶處如腋窩、肘窩、腹股溝部可見皮疹密集呈線狀,稱為「帕氏線」。
護理方法
1. 青霉素可有效殺滅該細菌,連用7-10天。
2. 多臥床休息。
3.易消化流食,多喝水。
3. 保持寶寶口腔清潔。
4. 護理好寶寶的皮膚,當寶寶出疹時,要將寶寶的指甲剪短出現脫皮時,不要用力搓或撕剝,以免皮膚損傷感染。
5. 采取隔離消毒措施,不要與其他寶寶接近。隔離期限自發病之日起,不少于7天。
五、幼兒急疹
病因
人皰疹病毒6型、7型,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如何辨別
一般是寶寶第一次發燒后出現。紅色細小密集丘疹,頭、面、頸及軀干部多見,四肢較少,直徑 2~5 mm 不等,疹間可見正常皮膚, 壓之退色。一天出齊,次日即開始消退。高熱時有驚厥,熱退疹出,部分患兒可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常伴隨輕度腹瀉。
護理方法
如果寶寶僅是高熱,沒有明顯的咳嗽、腹瀉癥狀,應在家觀察,保持體溫不高于38.5℃。多飲水,盡可能多進食,保證排便和排尿正常。
以下還有一個判斷疹子的簡便方法,月嫂姐妹可詳細閱讀。
判斷疹子是否嚴重的簡易方法
1.高熱時出疹相對嚴重的,如猩紅熱、麻疹、風疹、水痘、川崎病等。
2.熱退后出疹,癥狀相對輕,如幼兒急疹、腸道病毒感染。
3.疹子伴隨瘙癢可能與過敏有關,如蕁麻疹、痱子、藥疹,多有誘因。
4.用手壓之不退色的紫紅色疹子,如過敏性紫癜、血小板較少性紫癜。
生完寶寶后,不少媽媽對哺乳缺乏經驗,常常面對軟軟的嬰兒不知所措。下面資深月嫂解答新手媽媽生產后應 ...
喜媽朋友圈這兩天和大家一樣被“問題疫苗”大刷屏!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對于這種喪盡天良的行為除了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