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作者:上海月嫂 http://www.667997.com/ 相關: 時間:2020-08-31
出生不久的小寶寶頭型總在不停的變化,這跟他們柔軟的頭骨是有關系的。一歲前,寶寶的頭顱骨縫未完全融合,頭顱骨柔軟而有彈性,很容易受壓變形。如果寶寶習慣偏向一側睡覺,頭骨就容易受壓、變形成平行四邊形等形狀。
有些老人特意讓寶寶睡扁頭,覺得這樣才好看。過去的觀念認為,睡扁頭形成過程中,頭部兩側太陽穴逐漸突出來,眉間印堂突出,使嬰兒面容增大,面額豐滿。傳統認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福相、官相,一些民間說法也認為女寶寶后腦扁平比較好, 長大后扎辮子才好看。但其實扁頭從側面看“像刀砍了的”一樣——
如果你想改變寶寶的頭型,有3個關鍵時期你一定要記住:0-3個月,這是形成時期,也是自我糾偏時期
4-6個月,這是還有機會自己糾偏的時期;但如果嚴重情況,就要在這個時期考慮看醫生。
18個月以后,顱骨發育成型,幾乎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改變為了糾正寶寶的頭型,市面上就出現了各種“定型枕”。還有一些媽媽親手給寶寶做小枕頭,里面會裝一些米粒什么的,寶寶需要用定型枕嗎?
定型枕完全沒有用成年人需要枕頭,是因為成年人的脊柱有4個彎曲的部位,呈雙S形狀,第一個彎曲就是頸椎那里。當我們的頸部維持在這個弧度的時候,最自然、也是呼吸最暢通的。
寶寶不用枕頭的原因,也在于頸椎的這個彎曲。人體脊椎的雙S形狀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慢慢發育來的。寶寶出生的時候,脊椎是很簡單的一個C型,當他開始學會抬頭、坐、站立、行走之后,脊椎才會慢慢的轉變成雙S的結構。
在頸椎彎曲形成之前,寶寶直接躺在床上的時候,呼吸道就是自然狀態,不需要枕頭來支撐他的頸部。如果使用枕頭,反而會導致睡眠時候的頸椎變形,呼吸道受到壓迫,呼吸不暢,甚至發生窒息。
寶寶在學會抬頭之后,頸椎才開始有一點變化,這種變化在寶寶學會長時間保持坐姿之后,會更加明顯,一直延續到寶寶學會走路以后。因此給寶寶枕頭只會適得其反,讓他睡的更不舒服。
所以,一歲(寶寶學會走路)以前就不要給寶寶用任何形式的枕頭,以免發生意外。這樣做能糾正寶寶頭型民間流行的定型枕和趴著睡的做法都不在權威機構的建議之列,而糾正頭型的關鍵在于,不要同一個姿勢躺著,所以,你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嘗試:趴著玩不過寶寶趴著玩時最好有大人看護,他可以趴在墊子上,也可以趴在媽媽腿上、肚子上,在恢復頭型的同時還能幫助寶寶鍛煉背部、頸部和手臂力量,而且趴著對于寶寶來說換了個角度看周圍的東西,能讓寶寶更好的認識世界。
變換頭部位置寶寶躺著時就多變換頭部的位置,吸引他轉頭,寶寶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有光亮的地方,或色彩反差大的地方,一兩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黑白圖案的東西,你可以改變家里玩具或者畫的位置,或改變床的位置。
多抱寶寶為了減少寶寶躺著的時間,你可以多抱抱他,嘗試各種不同姿勢,不要讓后腦勺總受壓。
挑剔媽媽和月嫂廖姐的故事,新手媽媽的自述: 我是快要生的時候才知道是剖腹產,日期比預產期來的早了點 ...
媽媽喂完奶之后,必須給寶寶拍嗝,因為寶寶胃小,不拍嗝容易吐奶、溢奶。那么拍嗝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 ...